ID: 22673075

2025春统编八下语文期中测试卷03【2025春统编版语文阶段性测试】(原卷版+解答版+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3381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语文,统编,八下,期中,试卷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3 范围:第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开展“寻找诗意人生”活动,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语文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2分)所谓文学经典,如曹丕所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经”原作“坙”(图一),好像织布机上排列着的纵线。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典”(图二)的意思是:两只手捧着“册”(竹简)。 2.(2分)“经”字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后引申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四书五经”中的“经”;也可以引申为从事、治理,如“经纬天下”中的“经”。那么,“典”本义是重要的①文献或书籍,后来引申为准则、制度等含义,如“经典”“②引经据典(典故、典雅、典范、典章等皆可)”等词语。 3.(2分)在活动过程中,宣传部的同学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请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词,分别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不禁秋②都入酒 上联:明月映江,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 下联:清风醉人,细雨千弦,旷野归鸿① 4.(8分)在“与经典诗文邂逅”环节,八年级(2)班同学的朗诵词不完善,请你帮忙补写。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就像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风物、生活、情感。欣赏古文,我们惊叹于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罔不因势象形,①各具情态”的精巧逼真(魏学洢《核舟 记》);感慨于桃花源“②芳草鲜美,③落英缤纷”的亦真亦幻 (陶渊明《桃花源记》)。品读古诗,我们看到洞庭湖“④气蒸云梦泽,⑤波撼岳阳城”的汹涌澎湃(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听到劳役者对统治阶级“微君之故,⑥胡为乎中露”的质问 (《式微》);感受到男子“求之不得,⑦寤寐思服”的执着 (《关雎》);猜测到女子约会不遇“一日不见,⑧如三月兮”的失落惆怅(《子衿》)……让我们浸润于古诗文,领略它的多姿多彩。 5.(3分)在古诗文朗诵环节,小意把下面这张图片作为背景图放置在大屏幕上。请你从图片的内容和构思特点两方面简述选用它的理由。 【示例】①内容:画面中有一条江,一个渔翁撑着小舟在江面前行。左边有一棵高大的垂柳,其下有一棵松树和一只鹤。江面远处是连绵群山,山上有几只鹤飞过。画面右边写着“中华古诗文朗诵”几个大字。(1分)②构思:这是一幅由江、小舟、渔翁、垂柳等元素组成的水墨画,这些元素都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具有古典韵味;文字“中华古诗文朗诵”与古诗文朗诵的环节相吻合。(2分) 6.(3分)“寻找诗意人生”活动即将结束,小诗撰写了一段活动总结。请你阅读以下文字,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台上精彩留不住,诗文虽过涤(tiáo)胸———。此次“寻找诗意人生”活动顺利落下维幕。古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suǐ),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A】古典文化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B】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的热情高涨,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C】今后我们还会举行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语段中有一处读音有误,请找出并修改:“涤”应读作“dí”。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维”应改为“帷”。 (3)语段中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该句并修改语病:【B】句有语病,删去“通过”或“使”。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2024·荆州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7—8题。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②。 静女其娈③,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④女美。自牧归荑⑤,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