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900

2025年中考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背诵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17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年,中考,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文
  • cover
2025年中考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背诵 (一)《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而吕蒙却以“军中多务”为由推托。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二)《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中因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所以《陋室铭》的作者认为“陋室不陋”。 6.《陋室铭》写交往人物不凡,衬托屋主人才学高品德美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出无妨有卧龙”与《陋室铭》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意思相近。 8.《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出居室主人交往人物博学儒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11.刘禹锡《陋室铭》中以淡雅之色展现盎然生机,表现作者的恬淡之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读《陋室铭》,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我们明白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1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先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4.《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16.刘禹锡《陋室铭》中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7.刘禹锡《陋室铭》中用类比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19.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环境更美了,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就印证了这一点。 18.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再次证明了这一道理。 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就借“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环境,道出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 (三)《爱莲说》(周敦颐) 1.周敦颐《爱莲说》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