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4999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5973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传统文化的全球化见证 导语: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后,今年我们也过了一个精彩的“非遗版”春节,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是连接全球华人的文化纽带,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一种传承。这也提醒着我们守护好这一文化瑰宝,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如何传承核心理念呢?这节课就来学习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新课导入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 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内容? 2.我们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要求:阅读教材P53-57,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预习 观看视频,说说这个节目体现出怎样的思想理念? 2 新知导入 北京中轴线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深厚历史底蕴的高度肯定。这条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贯穿北京老城,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典范之作,展现了从元、明、清三朝至现代的持续性发展,见证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中”、“和”哲学理念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的审美意趣与礼仪秩序。 知识拓展: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A.形成: B.内容: 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笔记】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A,内容B P54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观的经典表述,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亲亲 :指亲爱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这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情感,也是儒家伦理的起点。 仁民 :指对百姓施行仁爱,即普遍地关爱人类所有的人,体现为“仁者爱人”的思想。 爱物 :指爱惜自然界或世界上的万物,体现为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①讲仁爱 3 新知讲解 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 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点拨:重民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荀子》中说:“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 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②重民本 3 新知讲解 4.“重民本”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要求:①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我们应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