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不倒翁》教学设计 课题 不倒翁 单元 第3单元 学科 劳动技术 年级 1年级 教材分析 《不倒翁》 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第3课,旨在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同时培养劳动观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劳动精神。 学习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制作不倒翁,直观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果,理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劳动能力:学习使用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掌握剪、贴、捏等基本技能,提高手眼协调性和操作精准度。劳动习惯与品质:通过反复调整橡皮泥位置,寻找不倒翁的平衡点,培养耐心观察、细致操作的习惯。劳动精神:在实践中,培养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劳动精神。 重点 学习使用剪刀、双面胶等工具,掌握剪、贴、捏等基本技能,提高手眼协调性和操作精准度。 难点 在实践中,培养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劳动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朗读:不倒翁,真好玩,头轻,脚儿重;左摇摇,晃晃,睡下去,站起就是跌不倒。 那么,你会制作不倒翁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不倒翁》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朗读儿歌、 讨论。 通过朗读儿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你准备好了吗1.工具材料工具:剪刀、双面胶、铅笔、水彩笔。材料:乒乓球、橡皮泥。2.技术要点找平衡:用手拨动内部塞了橡皮泥的乒乓球,根据乒乓球晃动的情况,反复调整橡皮泥的位置,直到乒乓球晃动不倒为止。二、动手做吧①用剪刀在乒乓球上剪一个小圆洞。②将适量橡皮泥从洞口塞入乒乓球内部。③把铅笔一端从小洞伸进乒乓球里,压实橡皮泥。④将乒乓球调整到保持晃而不倒,然后用双面胶将洞口封住。 ⑤用橡皮泥捏个小帽子,粘在乒乓球洞口的胶带上。⑥用水彩笔等工具创意美化不倒翁。⑦视频:硬纸板制作不倒翁三、分享成果1.玩一玩,看看谁做的不倒翁摇晃不倒、更有创意。出示图片。2.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看看你能得到几颗星。摇晃不倒 造型美观 四、还有什么新点子吗1.想一想,不倒翁晃而不倒的秘密是什么。因为它底部有重物,让它一直想“站起来”,再加上圆圆的肚子可以灵活摆动,所以它总是摇摇晃晃却又不会倒下! 2.试一试,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不倒翁。 ① 鸡蛋壳做法:掏空鸡蛋,底部粘橡皮泥,画上笑脸。 ② 纸杯做法:杯底放硬币或黏土,倒扣装饰成小动物。 ③ 塑料瓶做法:剪掉瓶口,底部装沙子或石子,贴彩纸。 ④ 乒乓球做法:切开一半,内部粘重物,画成卡通角色。 ⑤ 橘子/橙子做法:挖空果肉,底部放小石头,外皮画图案。五、拓展延伸 1.制作不倒翁时,为什么要把重物放在底部?因为把重物放在底部,不倒翁才会“摇摇晃晃”但又不会倒下。就像我们穿厚底鞋不容易滑倒一样,底部的重物让不倒翁稳稳地“站”住啦!2.如果不倒翁的底部没有重物,会发生什么?如果底部没有重物,不倒翁就会像普通的小球一样,一推就倒,不会“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3.为什么不倒翁的肚子通常是圆圆的?圆圆的肚子让不倒翁可以灵活地左右摆动,就像我们转圈时张开手臂不容易摔倒一样,这样它就能更稳地“跳舞”啦!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不倒翁一样“晃而不倒”?比如陀螺(转得越快越稳)、摇摇马(坐上去摇摇晃晃但不会倒),还有不倒翁玩具(和我们一起玩的朋友)!5.如果给不倒翁穿上漂亮的衣服,它会变得更重还是更轻?给不倒翁穿衣服会让它变重一点点,但只要底部的重物足够重,它依然会“晃而不倒”。就像我们穿厚衣服,但脚站稳了就不会摔倒一样!6.为什么超市里的饮料瓶(没开封时)推倒了会自己立起来?和不倒翁像吗?像!因为饮料瓶里的水沉在下面,和不倒翁的“重肚子”一样。 7.试试把不倒翁放在斜坡上,它会滚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