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137

13 卖油翁 教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213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卖油,教案
  • cover
《卖油翁》教案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卖油翁》这篇课文可以先不看注释,读课文,看看理解了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总体上要求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和加强文本细读的意识。文言文可以展开多种形式诵读教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3.品味简练生动的语言,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教学重点 品味简练生动的语言,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展现民间艺术。 2.古代有这样两位艺人:一位可以将箭射中铜钱的方孔,一位可以透过方孔将油注入葫芦。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两位性格各异,却身怀绝技的人。 二、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宋英宗诒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蜚语中伤。自请外任,《归田录》便是作者在出知亳州时所作,是一部笔记小说。 3.文体介绍 笔记小说的特点是:根据一件事情、一句话或一个举动等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得出深刻道理。一般篇幅短小,语言生动,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它兼有“笔记”和“小说”特征。 三、文言知识 1.生字读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之 发矢(shǐ) 颔(hàn)之 忿(fèn)然 酌(zhuó)油 沥(lì)之 遣(qiǎn)之 2.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3)但手熟尔 古义: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3.一词多义 (1)射:尝射于家圃 射箭,动词。 尔安敢轻吾射 射技,名词。 (2)尔:尔安敢轻吾射 你,人称代词。 但手熟尔 罢了,语气词。 4.词类活用 (1)但微颔之 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 (2)吾射不亦精乎 动词用作名词,射技。 (3)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点拨: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是“尝于家圃射”。 (2)省略句 自钱孔入。 点拨:句首省略了主语“油”,句尾“入”字后省略了宾语“葫芦”。 四、解读课文 1.第一段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第二段翻译: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五、内容探究 1.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