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滕州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 2025.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含量越高,品味越佳 B. 醋酸菌在O2、糖源充足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然后变为醋酸 C. 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打开,然后重新拧上 D. 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包括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毛霉起主要作用 2. 下列对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中,发酵液的pH应控制为酸性 B. 不能从自然界中筛选用于发酵工程的性状优良的菌种 C.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井冈霉素可作为微生物农药用于生物防治 D. 啤酒发酵过程中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3. 《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衣沈,反更香美。日久弥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B. 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 C. “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 现代发酵制醋时常进行通气搅拌,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以利于醋酸菌生长 4.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分泌的一种抗菌肽。研究者对Nisin发酵生产过程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适度提高乳酸链球菌接种量可缩短Nisin发酵生产周期 B. 发酵的中后期适量补加蔗糖溶液可促进菌体生长 C. 向发酵罐内适时适量添加碱溶液可提高Nisin产量 D. 发酵结束后主要通过收获并破碎菌体以分离获得Nisin产品 5. 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与这两种接种方法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都可用来对微生物进行纯化和计数 B.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误差与稀释倍数有一定关系 C. 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都需要直接在火焰上灼烧 D. 接种环在两次划线之间,需要重新灼烧并蘸取菌液 6. 如表所示为配制1000mL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NO3 K2HPO4 FeSO4 MgSO4·7H2O 葡萄糖 青霉素 琼脂 用量 3g 1g 0.01g 0.5g 30g 0.1万单位 15g A. 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 由培养基成分可知,该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 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 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加入尿素 7.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了培养和计数,方法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取样时一般选取表层土,取回土壤后要进行灭菌处理 B. 所用培养基应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分离后的菌种无需进行鉴定 C. 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选取菌落数稳定在30~300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D. 若平板上平均菌落数为147个,则1g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1.47×106 8. 某科研小组欲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