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381

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二古代中国经济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2267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2025年,古代,答案,学案,中国经济
  • cover
考点二 古代中国经济 【考点突破】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远古时期:河姆渡种植水稻,半坡种植粟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广泛运用 3.唐朝:改进耕作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 4.北宋: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 5.明朝: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 6.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远古时期:河姆渡使用陶器,半坡使用彩陶 2.商朝: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铸造司母戊鼎 3.商周:青铜铸造采用泥范铸造法 4.三国: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5.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陶器) 6.北宋:景德镇成为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世界领先 7.南宋:棉纺织业兴起,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 8.明朝: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 三、古代商业发展与城市的演变 1.秦朝: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2.西汉:汉武帝时,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魏晋:建康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3.唐朝:长安成为国际闻名的大都市 4.两宋:出现早市和夜市,出现新的商业区———草市,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明清:出现区域性商人———商帮 四、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支持等 2.过程: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南宋最后完成 五、重大工程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清除岷江水患,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防御匈奴 3.大运河:605年,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 4.明长城:西起鸭绿江,东到嘉峪关;防御蒙古 六、对外贸易 1.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两宋: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商港广州、泉州,可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仅保留广州十三行 【考点练习】 1.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B.标志着中国的人类出现国家 C.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 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 ) 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土地制度的变迁 D.耕作方式的变革 4.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产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反映出此时( ) A.农业生产进步巨大 B.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各国君民能和平相处 5.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求富国强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B.诸侯争霸趋于全国统一 C.工具革新促进农业发展 D.百家争鸣实现思想解放 6.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7.据如表可知,中国古代( )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锸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 A.人地矛盾彻底解决 B.农业工具发展创新 C.休养生息政策施行 D.手工业技术的改进 8.两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由原来的直接播种变成育秧移栽,并普遍实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