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8555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23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4784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观看视频,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导入新课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标: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任务一:结合所学,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 ; 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 ;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 九龙司 香港岛 1553年, 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任务一:结合所学,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半岛 氹仔岛 路环岛 葡萄牙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887年,清政府被迫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任务一:结合所学,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三)台湾问题的由来: 1624年, 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 收复台湾 1949年, 败退台湾,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离 1895年, 割给日本 1945年, 胜利后回归 荷兰 郑成功 《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 国民党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通过探寻港澳台历史之源,你能说说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异同吗 同: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异:港澳:外交问题;台湾:中国内政问题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我们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现状也可以不变。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 1981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指出 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香港问题上有什么看法?为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我国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 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 “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一)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由邓小平提出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任务二:根据课本65页,构建一国两制的逻辑图,理解其含义 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一个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的主体地区 港澳台地区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材料:P68《相关史事》 (前提和基础) (二)含义: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邓小平多次系统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他提出,“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 材料:P65《相关史事》 特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任务三:根据材料和书本65页,概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意义 (二)意义: 材料一:“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 ———邓小平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②为国际上解决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