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79001
七年级下册(2024)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 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818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七年级
,
15张
,
课件
,
春夜洛城闻笛
,
古诗词
,
诵读
(
课件网
) 课外古诗词朗诵 第二课时:春夜洛城闻笛 学习课外古诗词的步骤有哪些呢? 1.解诗题 2.明作者 3.知诗意 4.品诗情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步骤来自主学习2分钟《春夜洛城闻笛》 1.解诗题 — 《春夜洛城闻笛》 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季节时间 地点 事件 2.明作者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作家生平 3.知诗意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知诗意 诗歌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4.品诗情 “暗”有暗中、悄然的意思。只听到飞声,想要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 “暗”与“谁家”相照应,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更能表现出春夜闻笛的偶然和诗人情感的偶发。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4.品诗情 “散”字和“满”字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城,两个字互相照应,极写春夜的宁静和笛声的悠扬,渲染出静谧忧伤的氛围,为诗人的思乡之情铺垫。 本句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描绘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城,极写春夜的宁静和笛声的悠扬,渲染出静谧忧伤的氛围,为诗人的思乡之情铺垫。 4.品诗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杨柳》是汉乐府曲名,是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 4.品诗情 反问。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更能体现笛声引发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主旨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谢谢观看!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体知识类课件(19张PPT)(2025-04-0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0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本解读类课件(共30张PPT)(2025-04-03)
[期中小卷]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综合试卷(含答案)(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