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英美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推进社区更新行动,更新目标从消除破败转变为兼顾经济发展、社会福利、阶层融合。在社区更新演进过程中强调更多主体参与和社区赋权,探索公共部门、私营企业、社区三方合作的治理模式。由此可见,英美国家( ) A. 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 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开支 C. 积极探索多元社区治理模式 D.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机制 2.199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发,城市低保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截至1999年,共有531.6 万名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乡居民得到了救助。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 ) A. 配合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 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C. 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D. 践行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3.2007-2011 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情况 发展情况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参合人数(亿) 7.3 8.15 8.33 8.36 8.32 参合率(%) 86.2 91.5 94.0 96.0 97.0 人均筹资(元) - 96.3 113.4 156.6 200 当年基金支出(亿元) 346.5 662.3 922.9 1187.8 - 当年补偿支出受益人次(亿人次) 4.5 5.85 7.59 10.87 13.15 如表反映了我国( ) A. 人民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 B. 农民生活负担得到实质减轻 C. 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农民需求 D. 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发展完备 4.1983年,法国政府有步骤地放弃以前的一些职能,把它交给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控作用迅速退却。改革之后,财富以不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在资本与劳动之间重新分配,这使在福利时代习惯看到不平等现象逐渐消失的法国人受到沉重打击。法国社会保障的这种调整( ) A. 不利于法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B. 是凯恩斯主义在法国的实践 C. 缩小了法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D. 宣告了法国福利社会的破产 5.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改革社会保障政策,削减福利支出,如缩减失业救济金,并规定失业救济金增长率不得超过在职人员的工资增长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政府有效地解决了民众的就业问题 ②政府力图兼顾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 ③社会福利支出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④社会福利体现了经济成果平均分配给社会大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主要欧美国家社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下列符合第三阶段发展特征的是( ) A. 志愿者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探索社会救济新方案 B.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C. 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D. 乡镇成为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公共服务功能 7.19世纪90年代起,美国一些城市的民众自发开展了旨在消灭贪污腐化现象、恢复城市代议制政府、实现公平税收、加保对公用事业管理以及扩大公益服务事业的市政改革运动。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城市管理运待改善 B. 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C. 人民权益得到保障 D. 联邦政府的行政职能加强 8.1878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法令,打压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民主党;自19世纪80年代初,则开始介入雇佣工人的风险保障问题,先后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防止工人陷入赤贫的法律法规。这一转变说明当时德国( ) A. 通过立法缓和阶级与社会矛盾 B. 大力提高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 C. 基本确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D. 工人阶级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9.南宋慈幼制度不断发展,其得以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田产,使之能够连续不断地获得钱谷,再由地方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