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复习课 知识构建导图 专题一 东南亚 【典例1】中缅山水相连,“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读缅甸地形图,完成1~2题。 1.缅甸的地势特点是 (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2.中国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下列贸易商品不可能 来自缅甸的是 ( ) A.稻米 B.热带水果 C.小麦 D.稀土、锡矿 A C 解题方法 ◎抓关键:缅甸的地势特点以及主要农矿产品。 ◎巧判断:结合图例可以判断缅甸的地势北高南低;主要物产是稻米、稀土、锡等,由其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盛产热带水果。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处在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十字路口”,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地区 地形地势 河流 气候 物产 中南 半岛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自北向南流,最大 河流为湄公河 热带季风气候 粮食作物:水稻(泰国、 越南、缅甸)。热带经 济作物:天然橡胶、棕 油、椰子、椰油、蕉 麻等 马来 群岛 地势崎岖, 多火山地震 短小湍急 热带雨林气候 (2024·潍坊学业考)中南半岛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热带农作物重 要产地。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如图示意中南半岛主要粮食 作物产区。据此完成1~3题。 1.湄公河沿岸 ( ) A.黑色人种居多 B.有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 C.基督教堂众多 D.居民多用阿拉伯语交流 B 2.甲地粮食种植的不利条件是 ( ) A.雨热同期 B.地形崎岖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劳动力资源不足 3.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区为 ( ) A.水稻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B.小麦 沿海平原 C.小麦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D.水稻 沿海平原 C A 【解析】第1题,湄公河流域主要位于中南半岛,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且有部分居民居住在水上村庄;基督教在该地区并不占主导地位,居民主要信仰佛教和其他本土宗教;语言上主要使用东南亚各国的本地语言,而非阿拉伯语。第2题,甲地位于中南半岛,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和旱季分明,这对粮食种植有不利影响。雨热同期是有利条件;甲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第3题,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种植;小麦主要属于温带作物,耐寒、耐旱。 专题二 南亚 【典例2】读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作物是_____。 (2)印度粮食生产很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 (3)试分析图中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_____ _____ _____。 水稻 西南季风不稳定 图中为水稻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印 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从地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和沿 海平原,地势低平 解题方法 ◎抓关键: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气候、农作物与南亚大致一致。 ◎巧判断:降水较多、地势平坦的平原是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因西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1.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 (1)有利方面: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农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不利方面:水旱灾害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季节 时间 季风 降水 对农业的影响 雨季 6—10月 西南季风 降水丰沛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易发生涝灾; 来得晚,退得早,易发生旱灾 凉季 11月—次 年2月 东北季风 干燥 少雨 干旱缺水 热季 3—5月 — 2.南亚粮食作物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作物 与气候的关系 分布地区 水稻 喜温、喜湿 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小麦 喜温凉、耐旱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2024·广东学业考)斯里兰卡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重要 的亚洲象栖息地之一。“象粪纸”是一种利用大象粪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