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0709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38519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七年级,2024,统编,PPT,2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 2022课标: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通过观察图文、分析史料,了解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感受中国先贤们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 材料1: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活字印刷术发明前———雕版印刷术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唐咸通九年《金刚经》 弊端: ①费工费时,成本高、利用率低。 ②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③不易修改;木质版不易保存等。 必须改进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 毕昇 (约970—1051)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流程: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 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省工省时省料、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效率高。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 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王祯发明 转轮排字法 隋唐时期 北宋 元代 元朝中期 锡活字 印刷 发明 木活字 出现 泥活字 4.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 活字印刷术 东南亚地区 丝绸之路 波斯 欧洲 蒙古西征 朝鲜半岛 日本 材料1:“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2:北宋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该技术传到欧洲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3: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学者罗伯特 ①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②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450年前后,德国的 古登堡受中国活字印 刷的影响,用合金制 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