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0787

选择性必修3 第9课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51178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择性,必修,9课,古代,商路,易与
    (课件网) 预习反馈 1.梳理本课重点知识 知识点一:丝绸之路 1.概念: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广受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欢迎。 3.标志性事件:“凿空”———张骞通西域 (1)背景:①匈奴多次犯边,边患严重;②汉朝经过休养生息,有了解决边患的经济基础;③汉朝企图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力;④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2)影响:张骞出使西域获得大量的西域资料,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出发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没达到目的,但是有一定成果的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意义 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和中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预习反馈 (3)作用 ①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推动了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有力地促进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开辟了贯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密切了中国和亚欧之间的积极文化联系,推动了中西文明的进步; ③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扩大了汉朝的影响力,有利于官方和民间贸易的发展。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第 9 课 能够运用历史地图,说出丝绸之路等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的时空分布。能够运用考古材料和相关文献记载,描述古代商路上文化交流的情况。 古代的商路、贸易 与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丝绸之路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陕西出土二枚罗马金币 和一枚波斯银币 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西汉时期)曾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观众都在观赏这件华美的长袍。经考证,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长安。 中外文明之间存在着一条贸易之路……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长安和罗马的商业往来、文化交流和文明交融从未中断,而这两种文明的交流和交融,对于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条贯通东西的传统商路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它是怎么开辟的、有何发展? (一)定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将源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直达西方的这条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狭义: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广义: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 广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一、丝绸之路 (二)“凿空”———张骞通西域(标志性事件) 1.时间: 2.目的: 公元前138年 计划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大月氏与匈奴的世仇: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击,老单于还把大月氏的国王杀掉,并把国王的首级割下带返匈奴,把他的头盖骨作杯来使用。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募能者。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