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察人民币构成元素,找一找共同之处 观察人民币构成元素,找一找共同之处 蒙古文 汉语拼音 维吾尔文 壮文 藏文 1999年开始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语言 第12课 民 族 团 结 大 ———小钱币、大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民族区域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意识。 一 同呼吸,共命运 -同心之源 秦 半两 北魏 太和五铢 唐 开元通宝 少数民族货币与汉族货币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元朝 至正通宝 清朝 咸丰重宝 辽 天禄通宝 金朝 泰和通宝 西夏 元德通宝 明 崇祯通宝 宋 元符通宝 汉 五铢 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 --图片摘自中国钱币博物馆 图一:汉 西域都护李崇私印 国家博物馆 古代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有何作用? 图二:唐 阎立本《步辇图》 故宫博物院 图三:清 金奔巴瓶 西藏大昭寺 设置管理机构 和亲 册封 中央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与管理 1.历史特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同呼吸 同行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材料一:应尊重边疆人民的自主,促成蒙古、西藏、回疆三自治邦,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才是真正民主主义的统一。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抗战时期 材料二: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 —1938年10月毛泽东《论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夕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1949年9月《共同纲领》 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分析材料的方法:一审、二读、三划、四写 联邦自治 统一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剩余120秒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货币 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 统一自治 团结抗战 2.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联邦自治 苏联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根据近代货币图案思考:为什么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民族政策? 列宁头像 工农兵 少数民族景观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 立足国情 共命运 制度创新 同创 二 心连心、共奋斗 --同心之制 1955年开始发行的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伍圆 请用一句话描述人民币中的画面(人物、地点、口号),为什么喊出这样的口号? 国家重视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1.内涵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立的部分。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9 1954 1984 找一找:哪些词语体现国家重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前提 区域 实施 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 2.确立过程 确定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民族区域自治法》 版别 发行时间 民族文字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 汉文、蒙古文、维吾尔文 第 3.实施情况 根据教材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回答我国先后建立了哪些民族自治区? 1947.5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5.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65.9西藏自治区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