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斗转星移》、《傅科摆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现象的存在,并结合航拍视频和 生活经验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科学探索精神。 2.通过科学实验表演秀环节,小组设计实验,演示、感受太阳东升西落、昼夜更替现象,并初步理解时差的产生,培养地理实践力。 3.通过“互动竞猜·生活自‘转’”环节,分享、思考、互动生活案例,理解地球自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理解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在理解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开场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杭州银湖实验中学的地理老师蔡伊,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索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地球的运动》自转部分。 教师导入:噫!有同学去过这吗?浙江省科技馆已经成了假期打卡圣地,省科技馆每月都会推出当月科普活动日历,各种创新活动人气爆棚。马上就到我们学校的科技节了,请同学们以“地球的运动———自转篇”为主题设计一场校园科普活动。请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地球自转呢?又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来进行展示呢? 学生反馈1:地球为什么会自转?怎么转的?地球自转会带来什么影响?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反馈2:我们可以模仿省科技馆的活动,采用小课堂讲解、实验秀演示、观看科普视频、参与知识竞答等方式。 教师转承:根据大家的讨论,同时参照省科技馆的科普活动,我们初步设计本次活动日历,希望通过小课堂、科学实验表演秀、互动竞猜三个环节向大家科普地球自转的知识。 【设计意图】 借助浙江省科技馆、科普活动日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创造轻松课堂氛围,也为学生的科普活动设计提供参考支架。活动海报设计增添了情景的真实性、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经验从学生中来,问题从学生中寻,充分做到以生为本。 【新课讲授】 环节一:小课堂《斗转星移》 教师转承:第一个活动老师已经制作完成,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到斗转星移小课堂。请你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学生反馈1:我看到星星在转。 学生反馈2:我觉得是地球在转。 教师转承:那到底是天转还是地转呢?恩!大家都认为是地球在转,如今,地球自转已经成为常识。那是谁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呢?没错,是科学家傅科。 (播放视频:傅科摆实验) 教师小结:通过小课堂,我们已经证实了地球自转现象,那地球究竟是怎么自转的呢?现在让我们拿起地球仪观察。我们发现,地球始终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匀速旋转,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我们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仪呈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学生提出疑问-视频验证猜想-动手操作地球仪”三步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星空、了解傅科摆实验、观察卫星航拍三步感受参与地球自转现象的被证实过程,为地球自转知识的习得作铺垫,有利于逻辑的完整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环节二:科学实验表演秀《谁先迎来黎明》 教师转承:地球自转除了会产生斗转星移的自然现象,还会产生其他自然现象吗?请大家小组合作,设计实验。 学生活动:按要求和评价量表设计活动方案。 要求:1.明确活动意图:解释“太阳为何东升西落”。 2. 材料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彩色胶带 3.合作完成: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可参考教科书22页),时间8分钟。 4.小组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现场实验秀。(场景参考:凌晨观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北京时间1:3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