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北京奥运会展示中国的四大发明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4课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 2 3 通过史料 、图片以及 地图等资料,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史料,学习辽宋夏金 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培养全面 、系统地思考问 题的能力以及概括 、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 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 族自豪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 神,并树立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家国情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壹 壹·雕版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 算一算: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的历史课本约12.8万字,大概需要他刻多长时间? 至少7年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到最后一个字时,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128000÷50=2560(天) ÷365=7(年) 弊端:费工费时,不能重复使用,利用率低, 成本高,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壹·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 了解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 壹·雕版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 毕昇 (970—1051)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优点: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省工省时,可重复使用,利用率高,降低成本。 胶泥刻字 烧制字模 排字固版 印刷 拆版 壹·雕版印刷术 3、印刷术的发展: ①此后,又发明了木活字。 取材方便,成本不高 制造简单迅速 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 沾水后变形,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②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③元朝中期,出现了锡活字印刷。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王祯道:“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以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字数取讫,又可铺还韵内,两得便也。” 壹·雕版印刷术 知识拓展: 当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雕版印刷 DIAO BAN YIN SHUA 活字印刷 HUO ZI YIN SHUA 激光照排印刷 JI GUANG ZHAO PAI YIN SHUA 激光打印机 JI GUANG DA YIN JI 3D打印 3D DA YIN 壹·雕版印刷术 4、印刷术的传播: 13世纪,传入朝鲜 经过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材料一 宋代印刷术普遍应用,大量图书得以刊印,进而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学者罗伯特 ①加快图书普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②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贰 贰·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发明改进: ①先秦记载的司南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