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3095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同步练习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168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同步,氧气,空气,1节,下册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装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性质检验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 B、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C、根据氧气验满要放瓶口处检验分析; D、根据铁丝燃烧实验要防止瓶底炸裂分析。 【解答】A、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符合题意;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符合题意; C、氧气验满要将带火星木条放瓶口处检验,不符合题意; D、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少量水或细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八下·三门期末)如图装置可用作收集各种气体。若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通入,则下列气体可用该装置收集的是①;②;③(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 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决定因素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由当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收集到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这种方法收集。 故选:B。 3.(2024八下·金东期末)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 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玻璃片 B 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收集氧气前集气瓶内水没有装满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 用于引燃的火柴太长了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过少 燃烧匙内放置的红磷过量了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熟悉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A、制取CO2气体时,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玻璃片,不会导致始终收集不到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但是O2不纯,可能是因为通入氧气前集气瓶内水没有装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是因为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引燃的火柴太长,不会导致集气瓶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过量,是正确的存在,不会导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过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下·柯桥期末)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性质和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燃烧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转化成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没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应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是不能燃烧,故A错误;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故B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会被植物吸收转化成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太大会增大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5.(2024八下·萧山期末)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