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3386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04-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4357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二,PPT,14张,课件,政治,北宋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 8 课 北宋的政治 新课导入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北宋皇帝的?   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陈桥驿系马槐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学习任务一   了解北宋建立史实。   活动 1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第二段, 填写北宋建立的基本信息。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历史事件: 新课学习 960 年 赵匡胤 东京(开封)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宋太祖(927—976) 新课学习   活动 2   观察下列地图,说一说从五代十国到北宋政治格局的变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 年) 新课学习   赵普所说的“权”“钱谷”“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学习任务二   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活动 1   结合《课后活动》第一题,回答问题。 新课学习   活动 2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第二子目和上述问题,归纳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并填写表格。 领域 措施 收精兵 (军事) 夺其权 (政治) 制钱谷 (经济) 重文教 (文化) 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文臣管理军务,握兵权与发兵权分离;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权力;设立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改革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强化集权 新课学习   结合材料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归纳北宋政治的特点。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 荣亦不可及也。                        ———《儒林公议》卷上 分化事权 崇文抑武 新课学习   活动 3   结合教材第二子目,小组讨论崇文抑武方针对宋朝历史的影响。   积极方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方面:文臣掌兵,军队战斗力减弱。        机构重叠,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下。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三、王安石变法   学习任务三   认识王安石变法。   活动 1   结合教材第三子目《相关史事》,概括北宋 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   ①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政府官俸 和军费开支不断膨胀,财政负担很大。   ②土地高度集中,赋役不均,弊端丛生。 新课学习 王安石(1021—1086) 新课学习   活动 2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王安石变法措施举例》表格,回答问题。 ②王安石变法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①王安石变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失败,新法几乎全部被废。 扩大了税收范围,损害大地主、权贵利益,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等。   材料一   (宋太宗即位时的诏书)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续资治通鉴长编》   活动 3   结合本课知识和下列材料,谈谈从北宋的政治变革中得到的启示。 新课学习   材料三   在变法推行过程中,王安石遭到种种非议,他说:“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   材料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江苏苏州天平山先忧后乐牌坊 新课学习 启示:   政策制定要符合国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