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收官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考古发现,红山文化中心墓葬随葬玉器数量多、质量纯、选料精、体积大、工艺讲究;第三等级墓有随葬玉器和中、小型石棺;第四等级墓有讲究的石棺;附属墓只有简单的墓坑。这可以用于说明( ) A.墓葬地域特征明显 B.社会贫富的分化 C.玉器是随葬必需品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西汉大臣张汤,自幼学习律令,后受武帝赏识,累迁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参与编订法律,用法严苛,以《春秋》古义治狱。他还协助武帝改革币制,实施盐铁官营,严厉打击王侯贵族及豪强势力。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 ) A.官员选拔主要通过学习律令 B.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 C.完全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 D.武帝重用酷吏推行大一统 3.北魏前期,国家规定征收的田租数量是二十石,但国家经常要超过这一标准加征田租。孝文帝改革后,加征田租的做法明显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国家控制的户口数量增加 B.南北政权关系趋于和好 C.孝文帝的汉文化修养深厚 D.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4.晚唐词人韦庄描写成都蚕市,“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苏辙描绘家乡眉山蚕市,“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这说明唐宋时期( ) A.四川蚕桑经济领先全国 B.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C.城市休闲娱乐功能增强 D.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5.自明初起,明朝对藏区采取“广行诏谕”的政治安抚策略,举凡“入贡者又优以茶布。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以故西睡宴然,终明世无番寇之患”。据此可知,明朝对藏区的政策( ) A.源于明代抗倭形势的紧张 B.发挥了政治经济的双重职能 C.形成了强制性的治藏体制 D.动摇了茶马古道的贸易地位 6.从三元里抗英到反洋教一直延续到义和团运动,在民族抗争运动中一直充斥着“恭维天朝大统,岂容裂土以与人”的观念;20世纪初的收回利权运动,国人明确提出“财产属于人民,人民属于国家,所有国有、民有者,为名义上之分别,而于事实上究不必强分离”。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政治民主化取得重大进步 C.反侵略斗争对象的转变 D.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步觉醒 7.辛亥革命时期,以陈天华、秋瑾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党人,以白话文为战斗武器,借助报刊、宣传册等新兴媒介,大力宣扬革命、民权思想。这些白话文书报散布于全国各地,在新军士兵、青年学生等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革命舆论客观上冲击了清王朝统治 B.近代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新文学革命在晚清时已经全面展开 D.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化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信“要想巩固政治上的统治,就需要进行社会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B.注重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 D.将社会治理和政权建设相结合 9.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管理类图书的出版主要是引进国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类书籍,后逐步发展到引进关于企业发展、金融危机等反映经济学新观点新理论的书籍。进入新时代,在重点引进出版数智化等前沿类图书的同时,本土经管类图书大量出版并被国外引进。上述变化体现了( ) A.对外开放促进理论创新 B.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 C.图书出版引领经济发展 D.中国经济的崛起历程 10.《汉谟拉比法典》第249条规定:当牛遭受瘟疫而死时,租牛人只要呼叫神明发誓,即可以被释放。据此可知,该规定( ) A.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一定程度上蕴含公正精神 C.反映了神权至上的治理理念 D.体现了法律制定的随意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