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单元·整合 课标核心素养 归纳主题突破 主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素养进阶·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即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央与地方斗争。自秦汉以来,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直至取消;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独立性不断削弱。 学考衔接·图示解读 (1)以上三幅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个朝代的中央机构建制 图2中A为该朝代在地方上创立的哪一制度 图2中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哪些事务 图3的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政治机构 其目的是什么 答:提示:朝代:图1:唐朝;图2:元朝;图3:明朝。A:行省制度。中书省:行政事务;枢密院:军事事务;御史台:监察事务。机构:三司。目的:分散行省权力。 (2)从图1到图3的变化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提示:发展趋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主题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 方式 史实 暴力镇压 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与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机构 明: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都司 清:在西藏设置驻藏办事大臣,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在台湾设台湾府 确立制度 在西藏确立册封、金瓶掣签制度 友好交往 明:隆庆和议 清: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反侵略 斗争 明: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 清:雅克萨之战 学识进阶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1)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交流与交融。 (2)增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 (3)为今天国家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4)为国家民族特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反抗侵略。 学考衔接·图示解读 民族交融、政权巩固是我国历史的发展主流。以“交融·巩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历史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天可汗”、“澶渊之盟”、戚继光抗倭、雅克萨之战、金瓶掣签制度 答:提示:交融·巩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明朝中期,戚继光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乾隆皇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总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民族交融,边疆巩固,才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主题三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素养进阶·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由开放走向闭关;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交往形式以和平方式为主;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学考衔接·图示解读 资料 一 “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没有来自海 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 远航的意义” 《王赓武自选集》 资料 二 明朝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为了保证 造船质量,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 费浩繁,库藏为虚”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 资料 三 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海道可通 外邦,故尝禁其往来”,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 严禁绝之” 《明帝国何以错失 海洋时代》 (1)概括明朝政府废止远洋航行的主要原因。 答:提示:主要原因:认为明朝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财政耗资巨大,“禁海令”的颁布,禁止沿海居民进行海外贸易等。 (2)从郑和下西洋到废止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