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447

17《屈原(节选)》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9133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屈原(节选),课件,5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7. 屈 原(节选) 剧本 郭沫若 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剧 本 剧本指的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他效果变换等。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结局”。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剧本的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 : 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遵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高骚》 《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橘颂” “受诬” 全剧分为五幕 “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东皇太一庙之正殿。与第二幕明堂相似,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 并坐,其前左右二侧山鬼与国殇立待,右首东君"骑黄马,左首河伯乘龙,均斜向。马首向左,龙首向右。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左右二室后壁靠外侧均有门,左者开放,右者掩闭。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神像摆放的位置(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和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 好处:为下文情节发展渲染了气氛。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阅读方法解密 考点: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中考占3-4 ) 答题思路:“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是剧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往往起到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舞台说明作用分析法】 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 这些词语表明人物活动鬼鬼祟祟,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靳尚(命卫士乙) 你去叫太卜郑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