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570

4.2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课件(共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1673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姜夔 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朗读感知《扬州慢》 姜夔其人其词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和书法家。 出生于江西鄱阳的一个贫寒家庭,早年丧父,生活多舛。 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极具才华,词作讲究音律和谐,风格清雅脱俗,“骚雅词派”的代表人物。 骚雅词派 骚雅词派追求高雅、清空、骚雅的风格,语言典雅,意境清新,给人以清新、空灵的美感。 “骚”即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传统,侧重抒发自我情感、展现个人内心世界 “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小雅》,语言庄重、典雅,艺术表现上较为含蓄、委婉。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时间:冬至日 环境:荒凉、沧桑、萧条、清冷 情感:怆然 评价:黍离之悲 来扬州之前,前人的那些诗词,建构起姜夔对扬州的想象。 1176年,22岁的姜夔于冬至日路过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苏轼 1161年,长江的北边的扬州遭遇兵燹。 城中火光冲天,百姓悲号,繁华瞬间化作废墟。 解读小序 他没有看到记忆里的那个扬州,那样的繁华远得像“前世”。 他只是看到了…… 刚停的雪,荒芜的荠麦,清冷的水,暗沉的暮色,悲吟的戍角声。 孤寂、荒凉、沧桑、凄清、清冷 【吟】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解读小序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黍离之悲 《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周人缅怀故都之作,故国之思和对昔盛今衰的痛惜。 炼字析句,今昔对比 淮河以东,名都是也。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竹西即扬州,一个有美妙歌吹的好地方。 第一次来到扬州,解下马鞍,短暂停留。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小序里是“荠麦弥望”,此处变成“荠麦青青”,是当真长出生机勃勃的绿?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春风拂面,十里长街,珠帘卷起,美人如云,展现了扬州的热闹与繁华。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青青:茂盛的样子。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借由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描述下。 (提示词: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记忆的闪回、蒙太奇手法) 入到城中,满眼是茂盛的杂草,它们在风中颤抖,发出细微的声响,旁边散落着残垣断壁,城中一片死寂。 忽而一阵风沙起,再一睁眼,是长街十里。车来车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街边店铺林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春风拂面而来,带来美酒、新茶、佳肴的香气。歌姬在楼上轻歌曼舞,雅乐歌吹不绝于耳。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