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视频中的北宋汴京,商船穿梭,市井热闹非凡,处处彰显经济繁华。 但这只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缩影。辽宋夏金元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启今天的历史学习之旅。 跨越千年的人间烟火繁华———《清明上河图》 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1.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发展表现,理解生产技术的进步、各族间的交流等因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知道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3.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们。 1.原因 一、农业的发展 材料1: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脱脱《宋史?钦宗本纪》 材料2:宋代政府致力于兴办农业推广事业,或优良品种,或新式农具,或新的种植方法等,都进行推广。 材料3: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 材料4:“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命有司招诱农民,归业者振贷之,蠲欠租,免耕牛税。” ——— 《宋史·食货志》 (1)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2)生产技术革新和推广以及南方人民辛勤劳作 引进占城稻;发明秧马;推广复种技术。 (3)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4)政府支持和重视 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宋代《耕获图》 描绘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画中有的人在犁地、插秧,有的人在收割、打场、春米和入仓,还有的人在用翻车浇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犁地 插秧 收割 灌溉 打场 舂米 入仓 2.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 辽夏金: 对农业相当重视,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两宋: ①引入新品种:越南的占城稻 ②培育新品种。 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太湖流域 长江下游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2.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1).经济作物 2.表现 一、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产茶州县比以前增加。 ①茶: 北宋时期仅限于广东、福建和海南。南宋后期,种植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元朝时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②棉花: 北宋-广东、福建、海南 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南方 3.南粮北运 一、农业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目的 皇帝 影响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忽必烈 ①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1)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缩短了900多公里 ,不再经过洛阳。 (2)功能变化 :元朝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运输,尤其是将南方粮食运到北方。 1.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丝织业 制瓷业 棉纺织业 造船业 观察教材《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手工业的兴盛表现在哪些行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元朝时,江南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