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一章 我是班级一分子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集体意识”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认识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理解集体意识的核心(共同目标、责任感、荣誉感)。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个人对集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将集体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主动维护班级荣誉。 教学准备 1.木桶拼装材料(长短不一的木板、油布、绳子、剪刀)。 2.接力运球道具(皮球、球筐、计时器、口哨)。 3.心理测试问卷(每人一份)。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名言启发二、案例分析三、实践活动:团队合作四、心理测试与反思五、总结与行动 师: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告诉我们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级,就是我们的集体,就是我们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为集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良是四年级(3)班的学生。一个周二的早晨,同学们早早到校,有的忙着去卫生区打扫卫生,有的坐在课桌前为早读做准备。大家井然有序,各自忙碌着。早读时间到了,小良才走进教室。他一进教室,就拉着同桌讨论昨晚动画片中有趣的情节,声音响亮,惹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其他同学也无心朗读了,班级瞬间乱了起来。结果,检查早读纪律的同学正巧看到这一幕,扣了班级2分。这时,在外面打扫卫生的班长小强回到了教室,“小良同学,现在是早读时间,你怎么能带头扰乱纪律呢?”听了小强的话,小良一下子不说话了。“我们是一个集体,不管是谁,都应该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维护班级荣誉。我们这些个体组成了班集体,每一位同学都生活在班集体中,所以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我们每个成员的努力。”班长接着说道。听了班长的话,小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1.教师提问:你身边有像小良这样的同学吗? 小良的行为对班级造成了什么影响? 如果你是班长,你会如何帮助小良? 2. 分组讨论,分享观点。3. 师小结:集体意识案例中,小良同学在早读时间讨论动画片情节,影响了其他同学,扰乱了早读。小良的这一行为是缺乏班级意识即集体意识的表现。集体意识是指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态度,即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等的认识与认同。具体表现为成员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要求自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并伴有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共同的目标是集体内部联系系统的整合特征。一些独立的个体之所以会自觉地结合在一起,就在于这些个体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即具有共同的目标。案例中,小良做出错误行为是无意识的,说明他对集体的共同目标———良好的早读纪律认识不足。在班长小强的批评下,小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小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班级这个集体带来了不良影响,他心中产生了与集体共荣辱的意识。活动一:木桶拼装实验 活动目的:将几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拼装成一个木桶,通过往木桶里倒农及观察水流出的情况,看一看木桶的容量由哪块木板决定,从而认到对于整体而言,每一部分都是很重要的。活动过程:若干不同长度、边缘可以拼接整齐的条形木板,方形油布,绳子剪刀,足量的水。活动规则:1.四人一组,小组成员依次随机抽取木板,每人两块,选好之后不可更换。2.小组四人将选取的木板拼装成木桶的形状,必须用上每一块木板。3.整个过程中只能使用提供的道具,不可借助外力;在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小组。4.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时注意隔开一定距离,以免到其他同学。具体步骤:1.将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一端对齐,另一端盖住,不能让同学们看到木板的长短,之后让同学们按顺序抽取木板。2.四人参与合作,将抽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