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票。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单元导言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1115年 1127年 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368年 契丹建国 北宋建立 西夏建立 金 建立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蒙古政权建立 元朝 建立 南宋 灭亡 元朝 灭亡 辽、北宋、西夏并立 金与 南宋对峙 元朝 统一 分裂 统一 秧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的人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这充分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 经济的繁荣 CONTENTS 新课标新教材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1.通过对两宋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学习,了解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系,以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通过对图片、材料思考,概括唐朝中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3.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的繁荣 CONTENTS 教学目标 PART 01 “稻花香里说丰年” ———农业的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一 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的发展的原因 ● 发展历史: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 安史之乱后: ·原因: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②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③结合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结果: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①经济: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劳动力。 ②政治: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③自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策:宋代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一 农业的发展 2.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表现: ①面积: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②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③产量: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民谚: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宋代《耕获图》 《耕获图》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画中有的人在犁地、插秧,有的人在收割、打场、(chōng)米和入仓,还有的人在用翻车浇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一 农业的发展 2.两宋时期,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表现: ⑤经济作物:宋元时期,经济作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