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青春年少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瓦楞(léng) 阴晦(huì) 脚踝(huái) 嗤笑(cī) B.画匾(biǎn) 瑟索(sè) 恣睢(jū) 毡帽(zhān) C.祭祀(sì) 装弶(jiàng) 愕然(è) 胯下(kuà) D.鹁鸪(bó) 秕谷(bǐ) 鄙夷(bǐ) 獾猪(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隔膜 潮迅 伶仃 分文不值 B.苏生 如许 应酬 红活园实 C.谋食 启程 寓所 聚族而居 D.萧索 世面 寒噤 无精打彩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身上计较不成 B.勘探队员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工作。 C.春天到了,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的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会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二、阅读(40分) 我 的 家 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