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密★启用前 2025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为分知州的权力,设置了( ) A.转运使 B.通判 C.刺史 D.锦衣卫 2.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该事件发生在( ) A.公元10世纪60年代 B.公元前9世纪6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60年代 D.公元9世纪60年代 3.宋太祖为分知州的权力,设置了( ) A.丞相 B.通判 C.节度使 D.转运使 4.下列变法或改革,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唐玄宗改革 5.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神宗时期开展的一次著名的变法运动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莽改革 D.王安石变法 6.“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苻坚 C.赵匡胤 D.李世民 7.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深感五代十国乱政的弊病,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措施相关的是( ) A.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B.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C.建立行省制度 D.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8.《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为分知州权力,北宋在地方设置了(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通判 D.太尉 9.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外戚夺取政权 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D.大将发动兵变 1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下面关于该治国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B.文臣担任知州权力不受限制 C.逐渐形成了武将统兵的格局 D.不利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11.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 唐(830名进士) 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 士族子弟 小姓 寒素家庭子弟 三代不仕 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 其他 约70.96% 约13.14% 约15.9% 约53.86% 约22.63% 约24.51% A.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有失公允 B.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 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大为减少 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12.北宋为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政治危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进行了一次变法,这次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导致变法失败。这次变法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13.《卖油翁》中的陈尧咨是北宋状元,同时也擅长射箭,他每逢宴会就会展示射箭技艺。其母亲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射箭技艺,辱没了先人的志向”。陈尧咨母亲对他的呵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是( ) A.和而不同 B.追求享乐 C.以人为本 D.重文轻武 1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和亲会盟 C.重文轻武 D.闭关锁国 15.宋代统治者深知文教的社会功能,在政治上突出文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科举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种做法( ) A.避免了统治危机的出现 B.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16.宋初大将曹翰在《退将诗》中感叹:“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曹翰这一诗作印证了北宋( ) A.海外贸易繁荣 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