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0020

《5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93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 cover
《树和喜鹊》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快乐地生活。这篇课文展示的画面清新质朴,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对童话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书面阅读方面仍有难度,主要是难以读得流畅,有时候在感情上读得也不够到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习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乐趣。在阅读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 教学目标 1.会读“只、孤”等字,会写“从、好”等字,会用本课的多音字组词,正确理解“孤单、快乐”的意思。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写好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动物的视频,快来看一看吧。和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啊!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里面的树和喜鹊也很想和朋友一起玩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作者介绍 三、初读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树、喜鹊。 2.知识备查。 喜鹊,嘴尖,尾长,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肩和腹部白色,叫声嘈杂。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叫喜鹊。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之前,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1)给课文标自然段,然后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的同学认真读,听的同学仔细听,如果读的同学有错误要指出来帮他纠正。 (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4.识字认字。 课件出示: 只 很 孤 单 种 每 都 邻 居 叫 招 呼 乐 (1)谁来读一读这些字?(全读对的同学课件播放掌声)正音。 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和多音字。 (2)去拼音读。 (3)小组比赛读一读。(选出两个小组,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 (4)齐读。 5.认偏旁。 尸字头,“尸”的古文字就像一个弯曲膝盖坐着的人,带尸字头的字一般与人的身体有关,如尿、屁等。“居”最开始指的是一个人坐着休息,也与人相关。 6.多音字。 只:只(zhǐ)好、一只(zhī)。 辨析: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唯一,仅有”时,读zhǐ,如,只好、只是、只有; 做量词或表示“单独的,极少的”时,读zhī,如,一只、只身。 7.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孤单———孤独 后来———以后 邻居———街坊 快乐———愉快 反义词:快乐———难过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 8.学写字 ①.课件出示生字: 从 好 们 叫 他 回 (1)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练写生字。 (6)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字情况。 ②汉字故事:无父的孩子称为“孤”。 “孤”的古文字里,左边是“子”,表示刚出生的孩子;右边是“瓜”,“瓜”是“呱”[呱呱(gū gū)指的是小孩子哭泣的声音]省去口字旁的样子。 “子”和“瓜”合在一起,表示孤儿常常啼哭,“孤”的本义是小时候就死去父亲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的陪伴,孩子便没了依靠,凡事都需要“单独”完成,所以我们现在常用“孤”表示单独、孤单的意思,比如孤单、孤独等。 9.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讲了树和喜鹊因为没有朋友,很孤独,后来又因为有了朋友,都很快乐的事。 四、课后任务 1.掌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