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名 第五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硫酸及硫酸盐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掌握浓硫酸的特殊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了解硫酸的用途。3.了解常见硫酸盐的重要用途。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浓硫酸的黑面包实验、吸水性实验、和铜的反应实验,认识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基于浓硫酸的结构对于性质提出假设,通过实验加以证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问题和假设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在探究中互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形成理论结合实际的价值观念;认识到浓硫酸在现代工业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要认识到,硫酸的生产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是,我们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杜绝污染,还社会一片蓝天净土。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演示、实验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新课 【讲解】实验室里常用Fe、Zn等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制取H2。而在工业上浓硫酸都是用铁罐或铝罐来储存和运输。这是为什么?浓硫酸有何特性?【PPT展示】 讲授新课 【过渡】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 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也可用于制备硫酸。【PPT展示】一、硫酸的工业制法【学生】根据工业制硫酸的介绍,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PT展示】1.制备SO2:2.制备SO3:3.吸收SO3:【讲解】工业上制取硫酸常用浓硫酸而不用水吸收 SO3,是因为 SO3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易产生水雾,影响 SO3的吸收。【过渡】我们在初中就学习过稀硫酸,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以 H+和 SO4 2-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以 H2SO4 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PPT展示】二、浓硫酸1.物理性质纯净的硫酸是无色、粘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难挥发,与水任意比例互溶,溶于水发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化学性质(1)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常用做干燥剂可用来干燥与它不起反应的气体,如 H2、O2、Cl2、CO2、CO、CH4、SO2、N2、NO2、NO、HCl。不能干燥 NH3、H2S、HBr、HI(2)脱水性: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视频播放】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PPT展示】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思考讨论】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学生】生成的黑色物质是碳,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PPT展示】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比较【思考讨论】1.黑色物质体积急剧膨胀,长成黑色面包的原因是什么?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从化合价角度看,反应过程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如何变化?实验中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写出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推测】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CO2、SO2。 【设计方案】可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品红检验 SO2,再通过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SO2,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讲解】碳和浓硫酸的反应,碳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4 价,硫元 素化合价从+6 降到+4 价,体现了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