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名 第七章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 乙烯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教材分析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由乙烯得到多种烃的衍生物及高分子材料;同时,乙烯也是较简单的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通过对乙烯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人地了解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相互转化规律,并将初步接触决定有机物分类与化学性质的特征基团(官能团)。基于此,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依次从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这几个方面介绍乙烯,给出在中学阶段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流程,建立认知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体会物质结构对性质和用途的决定作用。本节教材在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后,给出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乙烯与烷烃在结构上的差异,引出下文对二者化学性质差异的讨论。乙烯的化学性质围绕碳碳双键展开。氧化反应先讲学生熟悉的燃烧氧化(有机物的共性),再讲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含双键等不饱和基团的有机物的特性)。由于后者的反应产物较为复杂,教材只介绍反应现象,不涉及产物和化学方程式。介绍加成反应时,教材选择乙烯与溴反应的实验,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溶剂,明确了反应产物,避免在教材和教学中解释使用溴水时的副产物。教材通过实验和化学方程式中结构式的变化引入加成反应的概念,同时指出乙烯还可与其他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系列产物, 借此体现有机物转化的思想。初中化学曾简单介绍过小分子相互连接形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因此教材在这里侧重通过化学方程式、结构式和分子结构模型具体展示化学键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在聚合反应前后的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成反应与聚合反应的关系,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同时,教材还以聚乙烯为例介绍了链节、单体、聚合度等高分子基本概念,以利于接下来学习合成高分子与生物高分子。在学习了甲烷和乙烯这两种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代表性物质之后,学生对烃的结构与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烃、饱和烃、不饱和烃等概念,并结合树状图和代表物的结构式介绍烃的分类:一种是根据分子中的特征性基团分类,另一种是根据碳骨架类型分类。由此体现辨识有机物的两个基本视角(碳骨架与官能团)和物质分类的学科思想,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课程标准对乙炔和苯的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其基本结构特征,不涉及性质。因此教材只简单描述二者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并通过栏目让学生用模型探究乙炔的分子结构。“科学史话”中有关芳香族化合物和苯的拓展性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阅读,不作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3.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乙烯的结构如何决定性质。难点: 乙烯加成、加聚反应的基本规律。 核心素养 1.微观探析:认识乙烯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2.证据推理:通过分析、推理认识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 演示、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新课 【引入】如果你是从事水果经商的老板,你如何催熟水果?如何延长水果的保质期 植物激素 乙烯在植物生理上扮演植物激素的角色。作为植物的催熟剂,以气体方式微量作用在植物,刺激或调节果实成熟、开花和植物叶片掉落。因以气体形式扩散,甚至会影响其他种类的植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烯空间构型 :平面结构,所有六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乙烯与乙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