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名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危害及防治的方法。 2.了解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内涵,知道它们在对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对化学过程进行分析,合理决策;对某些化学工艺提出处理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保护环境观念。 3.能运用“绿色化学”观念,分析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影响。 4.主动关心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 演示、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新课 【引入】 有人曾说过,人类只是地球的一个过客,地球不会毁灭,毁灭的是人类,人类正以光速探索地球、消耗资源。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环境破坏照片,值得人类深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知识框架,激发思考和探究,以及增强学习动力。 讲授 新课 【过渡】2014 年 3 月 7 日,习主席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他保护得更好。 【讲解】 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水源污染 空气污染 土壤污染 海洋污染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环境质量监测的意义和化学工业“三废”污染。 【PPT展示】一、环境保护的任务 1.环境监测 声污染监测 水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检测 水质检测 通过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和测定,为控制和消除污染提供可靠的数据,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 2.治理工业三废 “三废”,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化学在“三废”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渡】展示一张空气质量日报,结合以前的知识,想一想大气污染 物的来源、造成的污染以及治理方式有哪些? 【师生共同总结】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以及通过复杂的过程形成的次生污染物。比如酸雨、雾霾、 光化学烟雾等。 【PPT展示】二、大气污染 1.污染物来源 污染物主要来源: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 2.污染物主要成分 CO、SO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烟尘等。 CO、 NOx、SO2 烟尘 挥发性有机物 3.次生污染物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在太阳辐射等因素作用下,经过复杂变化形成次生污染物,具体形成过程如右图所示: 次生污染物可造成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等污染现象。 三、常见气体污染物 工厂尾气主要成分处理方式硫酸厂尾气SO2、O2、N2等一般用氨水吸收硝酸厂尾气NO、NO2、N2、O2等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高炉煤气CO、CO2、N2等一般回收利用炼钢烟气Fe2O3 烟尘、CO等一般回收利用焦炉气H2、CH4、CO、CO2、C2H4、N2等可用作燃料 【过渡】生活中如何处理废水呢?简述废水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师生共同总结】 【PPT展示】四、污水的处理 1.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法:盐析法、吸附法、萃取法、液膜分离技术、气提及蒸馏气提法 化学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 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硫化床法、酶制剂处理法 2.污水处理的流程 一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