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二十二) 走向近代 一、时空观念 二、考点梳理 【考点1】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业: ①新的生产方式: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②新的经营方式:富裕农民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手工业:手工工场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 (3)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新的社会结构 农村 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考点2】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 2.代表人物 人物 代表作品 评价 但丁(意大利)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英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著名的文学艺术家 【考点3】探寻新航路 1.背景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②社会原因: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2)条件: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罗盘”导航技术的传入及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过程 航海家 时间 资助国 航线 迪亚士 1487—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年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麦哲伦 1519—1522年 西班牙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影响 (1)对欧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考点4】早期殖民掠夺 1.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市场和原料;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 2.概况 葡萄牙 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西班牙 建立了强大的“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为其劳作 英国 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进行“三角贸易” 3.“三角贸易” 4.荷、法、英殖民争霸: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5.殖民掠夺的影响 (1)对欧洲: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训练 1.16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编辑了一些游纪作品集。其中《航海旅行纪》把非洲、红海等广大地域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东西印度群岛行纪》提供了到达亚洲和其他地区路线的记述。这反映了( ) A.地圆学说在欧洲产生 B.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 C.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D.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2.13世纪末,西欧的一些抄本图书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 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 B.人文主义精神成为主流 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 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 3.“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船队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壮举。”这一“壮举”( ) A.为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