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1517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1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88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 cover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三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统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作业设计说明 课标要求: 本作业设计的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总目标中第2条“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第3条“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第5条“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依据第二学段目标道德修养之“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法治观念之“具有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健全人格之“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等进行设计。 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我们的公共生活”为学习主题,编排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课内容。设计思路是从公共生活中具象的“物”,过渡到公共生活中抽象的规范,最后落脚在充满关爱、同情精神的公共生活上。本单元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公共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价值,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其次在认识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将学生引入到抽象的公共规则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无论在何种生活处境下,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态度。最后,将本单元内容落脚在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从关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爱心出发,再寻找日常生活中隐藏的爱心和讲述雷锋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内在动力。通过学校生活中不善于助人的事例,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三课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守秩序、懂关爱的公共生活观、公共生活方式。 第三单元逻辑框架图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前学习积累①教材学习:教材上有大量有关公共生活的内容。一年级上册第4课,就有“校园里的号令”;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就有“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公共规则。儿童对公共生活并不陌生。②日常学习: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学生已接受过许多规则教育,能够初步适应公共生活,认识规则的意义和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学生已有社会实践活动及爱心公益活动经历,已初步形成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 2.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行为现状分析以学生初步、零散的公共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还相对薄弱,也缺乏对公共设施价值的认识,无法将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并不少见。在遵守规则上,学生的认识还有许多模糊之处,遵守规则的意志也不坚定,尤其体现在具体的、复杂的生活情境中。在现实中,学生会以为只有在某种特殊时刻或突发重大事件情况下才需要献爱心,认识不到关爱就在平常生活中,意识不到献爱心更多的是自己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单元作业目标: 知识导向:1.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2.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规则是让生活更美好和更公平的保障。3.明白帮助他人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带来快乐;懂得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行为导向:1.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能够合理使用公共设施,争做文明小市民。2.养成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懂得积极维护规则。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习惯。 情感导向:1.懂得公共设施让社会生活更美好,明白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2.懂得规则能够保障人们平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