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 全文有两个自然段,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第1自然段是身处新疆的“我”从妈妈口中了解了北京,渴望去看看北京。第2自然段是身处北京的“我”从爸爸口中了解了新疆,产生了去看看新疆的愿望。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分别对应文中的两个自然段。 我国幅员辽阔,作者选取了“北京”和“新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学科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告、诉”等生字;会写“告、的”等字。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告、诉”等生字;会写“告、的”等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难点: 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观看图片: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一个北京的孩子,想到美丽的天山去看看洁白的雪莲。让我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2.相关链接: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天安门广场北端,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正对面,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是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字词学习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3.理解词语: 4.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5.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会:撇、捺要舒展,“云”字藏下面,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告:上下结构。在书写时,要注意上部的横画要稍微长一些,“口”字要写得紧凑,位置居中,避免偏斜。 的:左右结构,左边的“白”字要略窄一些,右边的“勺”字要写舒展。 广:独体字,第二笔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三笔是竖撇,先竖再撇,保持整个字的平稳。 北:书写笔顺为竖、横、提、撇、竖弯钩。竖弯钩起笔比竖稍高。 京:第一笔点在正中央,下面一横较长,“口”稍扁一些,和横笔保持一定距离。下面“小”的左点和右点相互对称,宽度与长横差不多,使整个字站稳。 6.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朗读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2.播放《我多想去看看》情境课文跟读版视频,让学生跟读。 五、课堂总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每个生字抄写三遍,会组词。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播放《我多想去看看》情境课文跟读版,带领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课文精讲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我”想去哪里看看?在文中用“———画出来。 ①遥远的北京,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②遥远的新疆,有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