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2810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共24张PPT+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12537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七年级,历史,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通过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教学目标: 1. 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认识到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 了解张居正及其改革措施,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分析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 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基本史实,知道明朝最终在双重夹击下走向崩溃。 重点:李自成起义、清朝建立 难点:多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壹·积重难返 大厦将倾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课本,分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的表现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宦官专权跋扈 政治腐败 以魏忠贤为首“阉党” 顾宪成等人“东林党” 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革职后,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借讲学为名,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时人称他们为“东林党”,号称“清流”。天启年间的党争进入到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时期。早期的东林党人具有一定的正义感,但是他们实质上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攻击异己。明末党争加速明朝腐败,进一步削弱明朝的统治力量。 VS ③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政治腐败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明清史料》甲编 土地兼并严重 材料二: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周臣《流民图》(江南地区) 赋税沉重,官吏苛剥百姓 阶级矛盾尖锐 政治腐败对社会有何影响?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 改革 经济 政治 军事 一条鞭法 整顿吏治 巩固边防 阅读课本,归纳张居正改革的措施、作用 “一条鞭法”: (1)内容: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清丈田亩的基础上,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用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2)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 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居正还整顿吏治、巩固边防,政治局面为之一新。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 贰·官逼民反 顺势而为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杨东明《饥民图说—全家缢死》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旱灾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阅读以下材料,说说明后期农民在受灾后处与什么样的状况?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 陕西爆发农民起义,他投奔起义军,因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成为起义队伍领袖。他承袭闯王名号,人称“李闯王”。 人物简介 “不贪财利,不好酒、色,脱粟粗粝,生活简朴,与其下共甘苦。很能礼贤下士,纳人善言。” ———《明史》 李自成起义 阅读教材并结合以下地图,补充完整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陕西起义 率军进入中原, 提出 口号 1644年,在 建立政权,国号 。 1644.4,攻克 , 崇祯帝自缢。明朝 。 均田免赋 西安 大顺 北京 灭亡 “均田”就是平均土地; “免税”就是减免沉重的赋税 李自成起义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③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生,暮求合,迎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