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二十六)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时空观念 二、考点梳理 【考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标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2.电的应用 3.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汽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飞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 4.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2)新材料 发明者 海厄特 夏尔多内 国家 美国 法国 时间 1869年 1884年 成果 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人造纤维 意义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5.影响 经济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政治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劳动力结构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大众教育 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城市化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2.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贫富分化加剧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考点3】近代科学与文化 领域 人物 成就 评价 科学 牛顿(英国)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其三大成就;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达尔文(英国)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打破了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文学 巴尔扎克(法国) “人间喜剧”小说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再现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 贝多芬(德国) 1804年完成《英雄交响曲》 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美术 梵高(荷兰)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课堂训练 1.印象派绘画强调对光线、色彩和瞬间印象的捕捉,将光学原理引入绘画,其画作和充满激情的笔触为显著特点,如梵高的《星月夜》以强烈鲜明的色彩、扭曲流动的线条来突显旋转的星云和夸张的柏树。据此可知印象派绘画的出现得益于(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 B.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2.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随后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由此,人类进入( )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铁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