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6777

15《无言之美》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807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无言之美,课件,5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外物》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15* 无言之美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难点) 3.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别名孟实,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他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价值等观点。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体系涉及美、艺术作品、审美经验和审美教育等基本问题,展现了美学大师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朱光潜先生引导我们流连在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书法美之间。他告诉我们,这首曲,这幅画,美在哪里,从各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领略美。只有真正学会欣赏,才能懂得无言之美。 预习检测 读一读 liáo miǎo qín qǐnɡ xǔ pín yùn chèn chuàng niān ài pì jiā zhū qī 寂寥 缥缈 擒住 顷刻 栩栩如生 颦 意蕴 铢两悉称 悲笳 怆然 暧暧 譬如 信手拈来 惨戚 预习检测 读一读 附丽 姑且 笼统 蛾眉 谚语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目不忍睹 gū fù lǒng yàn kuàng dàn dǔ é yí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瞬息万变 意蕴 笼统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目不忍睹 惟妙惟肖 内在的意义;含义。 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闲情逸致 轻描淡写 信手拈来 安闲的心绪和超逸的兴致。 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解释“无言之美”的含义的句子,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解释“无言之美”的含义的句子,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的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只是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 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 ———朱光潜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2):引论。以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第二部分(3—6):分析“言”“意”关系及文学要达到尽善尽美的条件,并由此提出问题。 第三部分(7—12):分析问题。从图画、文学、音乐、雕刻等角度来论述“无言之美”。 第四部分(13):得出结论。综合前文,归纳论点,揭示无言之美的奥秘。 精读细研 首先,文章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入“无言”这一话题,从而展开了对“无言之美”的论述; 其次,以这一事例为引,故事性强,易于理解,也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1.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2.作者从哪些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