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7024

14《背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2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背影,教学设计
  • cover
八上《背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背影》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朱自清选取“背影”这一独特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子浦口送别的情景,以真挚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学习这篇文章,意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多年以后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散文,对其基本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散文的深层含义、情感表达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学生对于亲情的理解和感受可能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亲情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结合体现父亲处境的语句,品读描写背影的相关语句,感受父爱的艰难沉重。 思维能力: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借助背景资料,深入体会背影的重要意义。 审美鉴赏:结合本文的学习,体察并回顾生活当中父亲关怀我们的细节,加深对父爱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结合体现父亲处境的语句,品读描写背影的相关语句,感受父爱的艰难沉重。 2.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借助背景资料,深入体会背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把握“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体会背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主要事件,今天让我们继续深入分析文章,品读质朴语言背后的深情。 复习明确:本文写了“我”离开南京到北京,父亲送“我”到浦口火车站,照料“我”上车并为“我”买橘子时,我看到他的背影为之感动不已的经过。 【学习任务一】探寻处境,抓住感人之因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预设: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朴素、沉重的背影(外貌描写) 走、探、穿、爬、攀、缩、微倾———艰难、努力的背影(外貌描写) 肥胖的、蹒跚地、慢慢———沧桑、辛酸的背影(其他描写) 除了几处副词、形容词之外,作者更多的是运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刻画了父 亲为“我”买橘子时艰难又努力的背影。背影的沉重、艰难,其实是父亲处境艰难的一种外显化写照。请同学们自读2、3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词语,概括父亲处境艰难的其他表现。 明确:从“交卸”“变卖典质”“亏空”“借钱”“惨淡”等词语中表现出父亲的处境是艰难的。 资料补充:父亲当时是一个有着3个儿女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儿子朱自清上北大,二儿子上高中准备考上海交大的机电系,这时没有钱就放弃了这一选择,上了师专。 中年失业、至亲离世、家道中落,多重压力之下,辛酸、沉重、艰难多重情感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坚持送我,并艰难而努力地为我买橘子,作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深深触动,以至于不止一次地落下泪来。 让我们一起来再次朗读这段饱含着浓浓父爱的片段,体会父亲的深情与爱。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中,把握父亲处境的艰难,为后面理解作者为之感动做铺垫。) 【学习任务二】品读细节,体会父爱之深 这一背影之中凝聚了伟大的父爱,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圈点勾画批注,抓住关键字词句体会。 明确: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不要急,他们去不好!” 他忙着照看行李……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他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