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8999

8.1.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课件)(共30张PPT)_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日期:2025-04-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3245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1.1,高中,必修,2019,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8.1.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核心素养目标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上认识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理解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宏 观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冶炼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立宏观 - 微观 之间的联系。 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对金属冶炼方法的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金属冶 炼方法进行创新思考,探索环保高效的新冶炼方法,以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 3.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到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树立资源保护意识;理 解金属冶炼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 任感,积极倡导回收和再利用废旧金属等资源节约行为。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 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如加热分解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等,以及对应的 原理和典型反应。 2. 金属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 3. 以金属矿物为例,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难点: 1.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依据。 2. 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资源有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社会 责任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的银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FeS2) 黄铜矿(CuFeS2) 铝土矿(Al2O3) 游离态的金 游离态的铂 1.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存在形态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如Na、K、Ca等) 极少数不活泼金属元素(如Au、Pt等) 游离态 化合态 2. 金属冶炼原理 实质:将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 概念:将金属矿物中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 各种金属材料的过程。 思考讨论 1. 为什么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使用的器具材质不同呢?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思考讨论 2. 金属活动性不同,还原方法一样吗?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有关系吗?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3. 金属冶炼的方法 (1)金属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电解法 电解法 热分 解法 物理方法 3. 金属冶炼的方法 (2)金属冶炼的方法———热分解法 适用对象:不活泼金属Hg、Ag 3. 金属冶炼的方法 (2)金属冶炼的方法———热还原法 适用对象:较活泼金属 (金属活动性排在Al之后和Hg之前的大多数金属) 铝热反应 [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原理] 铝热反应 (1)概念:铝与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如Fe2O3、Cr2O3、MnO2等)在高温下发生的置换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2)铝热剂:铝粉和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如Fe2O3、Cr2O3、MnO2等)以一定比例形成的混合物。 (3)反应特点: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剧烈放热,新生成的金属单质呈熔融态且易于Al2O3(固态)分离。 (4)应用:冶炼金属、焊接钢轨等。 3. 金属冶炼的方法 (2)金属冶炼的方法———电解法 适用对象:非常活泼的金属K、Ca、Na、Mg、Al Na3AlF6 作用:降低熔融 时的温度 思考讨论 1. 制取金属钾、钠、镁时,为何电解熔融的KCl、NaCl、MgCl2 而不电解熔融的 K2O、 Na2O、 MgO? 物质 MgO Al2O3 MgCl2 AlCl3 熔点/℃ 2852 2054 714 190(以分子形式存在) 沸点/℃ 3600 2980 1412 180 K2O、Na2O、MgO的熔点高,熔融时消耗大量热能,增加生产成本 思考讨论 2. 制取金属铝时,为什么电解熔融Al2O3而不电解熔融AlCl3? 物质 MgO Al2O3 MgCl2 AlCl3 熔点/℃ 2852 2054 714 190(以分子形式存在) 沸点/℃ 3600 2980 1412 180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氯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