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932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 唱歌 木瓜恰恰恰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2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
  • cover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本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教学前,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感受歌曲的异域风情及其代表性的恰恰舞节奏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恰恰舞的欢快的韵律,通过无目的的听赏歌曲《木瓜恰恰恰》在此基础上展开话题直接进入歌曲的教学。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了解恰恰舞的起源,并进一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 在教学歌曲这一重点环节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通过情景式的解析歌词,使学生不仅了解歌词内容,更明白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把音乐知识的教学灵活渗透到歌曲的情绪表现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歌曲。 尤其是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报歌》、《卖汤圆》及印尼版的《木瓜恰恰恰》等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并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潮,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一步得以提高。 最后,通过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和律动环节配合,达到渲染课堂气氛的目的结束本课。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方法:新授法、 尝试法、练习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扮演叫卖者。 简介“叫卖歌”。 播放叫卖歌《卖报歌》、《卖汤圆》。 新授: 感受歌曲: 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异域风情。 简介印尼。 这首歌是在叫卖什么?(…)主打水果是什么呀?(…) (揭示课题《木瓜恰恰恰》) 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特点。(恰恰恰) a.“恰恰恰”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句前还是句末? b.简介“恰恰舞”。 (3)再听歌曲,感受恰恰舞的风格。 跟随歌曲,第一段“恰恰恰”处边唱边拍手,第二段“恰恰恰”处边唱边扭胯。 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A段,听辨四个乐句节奏的相同之处。(弱起节奏) 随歌曲A段节奏朗读歌词。 分组学唱A段:一组分句唱旋律,一组依句填词。 齐唱A段,强调情绪“轻快”。 播放歌曲B段,重点听辨反复出现的节奏型。(讲解“切分”节奏) 教师分小节教唱旋律,逐渐加小节领唱。 学生给B段填词。 全班齐唱歌曲B段,引导学生情绪表现。(喜悦、奋力招呼) 自学歌曲A段再现部分。 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拓展: 分组表演唱:一组演唱歌词,一组唱衬词部分并沙锤伴奏,另一组衬词处扭胯。 请大家欣赏印尼语版的《木瓜恰恰恰》,随音乐在衬词处自由表现。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叫卖歌曲的学习,了解了叫卖歌曲的特点,这些极富情趣的演唱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生活给了我们音乐的素材,同时音乐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