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9522

北师大21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77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21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
  • cover
北师大21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科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逐渐开始有独立做事的意愿,但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或自身的依赖心理,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仍缺乏自理能力。培养学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意识和习惯,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对其自信心、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理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具体内涵,明确哪些事情属于自己的范畴,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完成作业等。 深入认识到具备自理能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包括在生活中能够独立照顾自己,在学习上能够自主完成任务,以及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生存。 (二)情感目标 大力培养学生独立做事的积极意愿,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尝试并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显著增强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后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三)技能目标 切实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熟练地穿衣、系鞋带、整理衣物、打扫房间等,提高学生的生活操作能力。 有效提升学习上的自我管理技能,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主动整理学习用品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行为目标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事情,逐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能够自觉践行自理行为,并能带动身边的同学和家人共同树立自主意识,营造积极自主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面且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自理观念。 系统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自理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尤其是长期养成的对家长或他人的过度依赖,真正从内心和行为上实现自主独立。 助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自理理念和技能持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长期稳定的自理习惯,避免出现反复。 四、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创设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模拟早晨起床后的洗漱穿衣场景、放学后整理书包写作业场景、周末独自在家做家务场景等。通过视频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生动呈现这些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自理的过程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兴趣。 (二)故事引导法 讲述一系列关于自理能力培养的有趣故事,如《小熊学会自己穿衣》《小兔子自己整理房间》《小明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等。通过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理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发,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三)小组竞赛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自理技能竞赛活动,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系鞋带比赛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练习和提高自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榜样示范法 邀请自理能力强的学生或家长来到课堂,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让学生亲眼看到榜样是如何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的,如快速整理书包、有条理地打扫房间等。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范例,增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动力。 (五)实践操作法 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在课堂上让学生现场练习穿衣、整理书包、系鞋带等生活技能,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等学习技能。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一对一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自理技能。 五、教学准备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