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1622

14《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996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三首,课件,4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行路难 李 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以上是描写李白的诗句,可以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 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当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是否还能如此狂放、豁达呢?   请大家大声朗读《行路难》这首诗。 写作背景   李白怀着治国安邦的理想来到长安,却发现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聩,不理政事,他不过想借李白的诗来粉饰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更是同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   于是,谗言纷纷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赐金放还! 品读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吟读这些诗句,你能从中感受到李白此时怎样的心情?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以宴席之精美来侧面烘托诗人内心的茫然,并与下句“停”“投”“拔”“顾”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的心情。 品读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请试着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品读诗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用典。   作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品读诗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几句与本诗其他句的句式截然不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重复出现的“行路难”、句末的疑问的修辞、短句的紧张急促以及直白的话语,表现作者内心极度的迷惘与失落。 品读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最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拥有怎样的胸怀?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课堂小结   本诗既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刘禹锡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被罢官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也因遭贬从苏州返回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于是刘禹锡便写了此诗作答。 白诗引路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品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或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品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凄凉:诗人积极从政,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品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品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无法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