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基础素养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杭州某实验中学的小王为通过本次盛会的小记者选拔,进行了关于亚洲的资料调查活动。小王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亚洲与欧洲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差异。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小王对亚洲及欧洲地理位置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均跨东西半球 B. 均跨南北半球 C. 北东南三面临海 D. 均濒临太平洋 2. 以下地理事物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上的是 ( ) A. 乌拉尔山脉 B. 伏尔加河 C. 阿尔卑斯山脉 D. 红海 3. 与欧洲相比,亚洲自南向北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小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亚洲 ( ) A. 濒临最大的大洋———大西洋 B. 跨寒、温、热三带,南北距离大 C.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一般来说,世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为①②两地区的生活差异图。据此完成4~5题。 ① 生活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衣,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②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4. 按亚洲地理方位划分,①地区位于 ( ) A. 北亚 B. 东亚 C. 西亚 D. 中亚 5. 影响②地区居民住房、服饰特点的自然条件是 ( ) A. 纬度高,气候严寒 B.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C. 气候湿热,河湖众多 D. 地形平坦开阔 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 ———…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摘自义务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地质-出卷网-) 6. 根据文字材料可得出判断该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有 ( ) A. 地形分布、河流流向 B. 气温变化、降水变化 C. 人口分布、城市分布 D. 交通状况、海洋分布 7. 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显著特征是 (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南部高北部低 8. 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 ) A. 自中部向四周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苏州某中学老师在上课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亚洲地形、河流及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 10. 亚洲文明古国主要分布在 ( ) A. 中高纬度地区 B. 河流中下游平原 C. 河流中上游高原 D. 亚洲大陆内部 11. 这里适宜古文明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 ① 地处温带,气候温和 ② 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④ 距海较近,交通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亚洲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在同一季节亚洲的不同地区,有的人因寒冷而取暖,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苏州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2~14题。 12. 地理小组同学分析材料中的现象后认为亚洲的气候特征为 (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 气候海洋性强 D.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3. 导致同一季节出现“因寒冷而取暖(甲地)”和“因炎热而纳凉(乙地)”差异的影响因素为 ( ) A. 地形因素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 14. 若丙、丁两地出现了同一季节“有的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的现象,那么此时最可能为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下面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北京、新加坡和大阪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 某中学地理兴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