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 城市经济特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 、经济发展水平 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 著名古都: 、 。 3. 核心城市———上海 (1)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 2487万(2020年),是我国的 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工业城市。 (2)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作用。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4. 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 依据条件 交通的发展,主要借助发达的高速 和高速公路。 (2) 生活方式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 城市一样。 二、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 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 、杭州 水乡风貌 江苏的 、同里,浙江的 、西塘等 传统文化 文化、茶文化、 文化和饮食文化 2. 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丰富的 旅游资源、便捷的 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 1. 长三角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 ① 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 科技力量雄厚 ③ 矿产资源丰富 ④ 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中 ( ) A. 起辐射带动作用 B. 能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 起阻碍作用 D. 能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 为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该地区应( ) 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② 培育研发创新体系 ③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④ 加快人口向外迁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结构框图,完成4~6题。 4. 图中各数字与其代表的内容对应不恰当的是 ( ) A. ①—同城效应 B. ②—三洲五海之地 C.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 D. ④—水乡文化特色 5.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有 ( ) ① 沪剧文化 ② 丝绸文化 ③ “二人转”文化 ④ 茶文化 ⑤ 赛马、射箭文化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6. 下列景点中,能体现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的是 ( ) A. 古镇周庄 B. 杭州西湖 C. 苏州古典园林 D. 桂林山水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截至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拥有25条高铁,全年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发送旅客8.08亿人次。读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 ( ) A. 全部位于海岸线 B. 呈条带状分布 C. 沿河沿海分布 D. 呈环状分布 8. 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 ) A. 航空运输和城际铁路 B. 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 C. 高速公路和海洋运输 D. 内河运输和城际铁路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群一体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驶入“高铁+旅游”时代,“主题+体验”区域专项旅游产品获得普遍好评。读该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 9.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上海发展的优势有 ( ) A. 海陆交通便利 B. 煤、铁资源丰富 C. 少数民族集中 D. 全国著名侨乡 10. 长江三角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