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学期 新起点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中国古代史(下册)历史发展的主线(隋—清) 隋 唐 五代十国 元 明 清 西夏 北宋 辽 西夏 西夏 金 南宋 581-618 都大兴 隋文帝 杨坚 618-907 都长安 唐高祖 李渊 907-979 960-1127 1127-1279 1368-1644 1271-1368 1644-1912 五代 北方:后梁唐晋汉周 十国南方: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北汉在北方) 都开封 宋太祖 赵匡胤 都临安 宋高宗 赵构 都大京 忽必烈 都应天府(南京) 明太祖 朱元璋 都北京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 时代特征: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整 体 感 知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81-907年) 繁荣 开放 1.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3.经济繁荣 4.科技文化辉煌灿烂 2.制度创新 大运河、农、工、商业发展 2.民族交往与交融 1.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 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3.中外交流频繁 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女子接受教育,喜欢下棋,打球等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自主阅读教材P4,简述隋朝建立的概况。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杨坚(隋文帝) 581年 大兴(今陕西西安) 北周外戚 一、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 统一时间: 历史意义: 589(隋灭南陈)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结束大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有哪些: 秦朝、西晋、隋朝 2、自主阅读课本P4,找出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隋初 隋 盛 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一、隋朝的统一 P8知识拓展:含嘉仓仓窑遗址 隋炀帝———杨广 杨广,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次子,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公元604年7月继位,定年号“大业” 《周书·谥法》:“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 贪恋女色,不遵礼法,破坏礼制,背弃公众,违背天理,虐待人民,好大喜功,“炀”是恶谥。类似的还有商纣王、周幽王、周厉王等。 公元604年,杨广继位,他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时,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谥号:帝王死后,朝廷根据生平事迹和地位选的评价性称号。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 史 学 素 养 二、开通大运河 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材料1: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隋统一后,如何把逐渐南移的经济重心和留在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 材料2: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材料1(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阎毗传》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