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4268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素材(共13页)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70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 cover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错字音 翡(fěi)翠 榛(zhēn)子 蜜饯(jiàn) 掺(chān)合 骡(luó) 马 娴(xián)熟 唾(tuò) 沫 嘟(dū) 囔(nang) 孥(nú) 孥 焖(mèn)锅 搁(gē) 进 僧(sēng)人 脱缰(jiāng) 吞噬(shì) 獠(liáo)牙 铜钹(bó) 演绎(yì) 王妃(fēi) 二、多音字 chā (差别) zhēng(正月) pù(店铺) jiān(间断) cān(参观) fēn(分离) 差 chāi(出差) 正 铺 间 参 shēn(人参) 分 chà (差劲) zhèng(正义) pū(铺路) jiàn(间谍) cēn(参差) fèn(分外) zāng(脏水) mài(人脉 ) lù(露水) zàng(藏戏) hōng(哄抢) sǎ(撒满) 脏 脉 露 藏 哄 hòng(起哄) 撒 zàng(内脏) mò(脉脉) lòu(露面)cáng(躲藏) hǒng(哄睡) sā(撒泼) 三、近义词 规矩—规则 充足—充裕 娴熟—熟练 照常—照旧 搅和—搅拌 雄浑—雄壮 压抑—压制 敦厚—忠厚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各形各色—各式各样 反义词 充足—短缺 间断—连续 娴熟—生疏 高潮—低谷 浓稠—稀疏 反抗—屈服 压抑—放纵 朴实—华丽 松散—紧凑 稀奇—常见 惊异—淡定 四、关联词语: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一,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 熟技能。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 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五、课文内容考点 1 北京的春节 1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风 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 月一十二、除夕、初一、元宵,用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让人们从文中感受浓浓的北京生活气 息。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 驼祥子》,《三世同堂》、《茶馆》。 3 、文中的一个谚语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 时候开始的。 4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5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 些辣味。 6 、北京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一十二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 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们过春节年前会:买新衣、办年货,买对联、年画。 除夕特点是热闹;正月初一的特点是休闲。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 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守岁。 7 、“除夕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 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这一句话可以充分感受到 “除夕真热闹 ”。通过“万不得已 ”“必定 ”等词语,可以 体会到人们十分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守岁 ”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有珍 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为了父母延寿。 2 腊八粥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长 河》、《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 2、课文描写了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以“腊八粥 ”为线索,写了八 儿盼粥———想粥———猜粥———看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写出了作者对普通百姓 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