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4957

3.4.1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教学课件)(共31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二(2019)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56411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分子,3.4.1,高中,必修,选择性,苏教版
  • cover
(课件网)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3.4.1 范德华力 氢键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从宏观现象(如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黏度等)深入理解其微观本质,即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差异与作用方式,建立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依据给定的物质性质数据(如氢化物沸点、有机物熔沸点等)和实验现象(如冰的密度反常、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构建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剖析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对比清晰阐述其如何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关键物理性质 详细讲解氢键的形成条件(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共价结合且存在合适的孤电子对原子)、表示方法(X—H…Y)和分类。 难点 由于氢键涉及到分子间较为复杂的静电作用和电子云分布变化,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在实际化学问题中,许多物质的性质受到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共同影响,且二者作用程度和方式各异,这使得学生在综合分析时容易混淆和判断失误。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奇妙的现象。比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而硫化氢在常温下却是气态,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为什么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而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呢?再看冬天的雪花,它们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美丽而规则的六边形结构呢?这些现象都与分子间的作用力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子间作用力中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微观世界里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物质的宏观性质的。 课前导入 范德华力 PART 01 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存在:共价分子间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3)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 (4)分类: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最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1)存在: 范德华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 (2)特点:与共价键相比,范德华力较小,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3)影响因素: ①分子的大小、空间构型以及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范德华力 (4)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Ⅰ: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CF4N2。 Ⅲ: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越多,熔、沸点就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②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范德华力的几种不同类型 1.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如HCl、H2O等)之间以其带异号电荷的一端互相吸引,产生的静电作用使分子按一定的取向排列(如图a所示),从而使体系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 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如O2、N2、CO2等),由于核外电子的不断运动,分子中电子产生的负电荷重心与原子核产生的正电荷重心瞬时不重合,使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其带异号电荷的一端也互相吸引,这样分子间也会产生静电作用力(如图b所示)。 范德华力的几种不同类型 3. 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在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的作用下,导致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的负电荷重心和正电荷重心不重合,其带异号电荷的一端也互相吸引,产生静电作用力(如图c所示)。 范德华力的几种不同类型 范德华力与化学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