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2.2 酚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宏观上认识酚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从微观角度理解酚的结构特点,尤其是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分析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实验现象,如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等,进行证据推理,得出酚的特性;构建酚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模型,用于解释和预测相关化学现象。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在学习酚的过程中,了解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酚醛树脂的合成等,同时认识到酚类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酚的概念和结构,理解酚与醇在结构上的区别。 苯酚的化学性质,包括弱酸性、与溴水的取代反应、显色反应等。 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理解苯环使羟基更活泼,羟基使苯环邻、对位更活泼。 难点 理解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对酚化学性质的影响机制,这需要从电子云分布、化学键的极性等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酚的取代反应机理,尤其是与溴水反应时,苯环上邻、对位氢原子被取代的原因和过程。 课前导入 你是否注意过,生活中处处都有“酚”的身影?清晨,医院里淡淡的来苏水味道,是酚在守护我们的健康;午后,一杯清茶,茶多酚的抗氧化功效为我们的身体筑起防线。然而,酚家族中也存在着“叛逆者”,比如双酚A,它潜伏在塑料制品中,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酚,究竟是好是坏?它们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酚的世界,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苯酚的物理性质 PART 01 1.苯酚的组成与结构 C C C C C C H H O H H H H 最简单的酚类物质 俗名:石炭酸 分子式:C6H6O 结构简式: 空间填充模型: 球棍模型: 2.苯酚的物理性质及毒性 毒性: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若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利用其溶解性 气味:具有特殊的气味。 熔点:43℃。 【药物组成】每克含苯酚0.02克(2%) 【作用类别】皮肤科用药品 【药理作用】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理是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凝固和变形 【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 【注意事项】 ①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②用完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③涂抹部位如有灼烧感、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并用酒精洗净。 这个是苯酚软膏的部分说明书,说一下体现了苯酚的哪些性质? 苯酚的化学性质 PART 02 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合苯酚的结构,分析、预测并实验验证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中含有苯环,化学性质预测如下: 1.能发生燃烧氧化反应 2.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3.能发生硝化反应 4.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结构中含有羟基,化学性质预测如下: 1.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2.能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3.能与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 4.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1.酸性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向盛有0.3g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振荡试管 (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 ( 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得到浑浊溶液(悬浊液)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液体又变浑浊(乳浊液)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NaOH —OH —ONa + H2O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HCl —ONa —OH + NaCl 1.酸性 理论解释: 由于苯酚中的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苯环与羟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更活泼,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能发生部分电离而表现出弱酸性。 实验探究: ①向苯酚钠溶液中不断通入CO2; ②向Na2CO3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将此溶液加入苯酚浊液中,充分震荡。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2.苯酚的酸性与H2CO3、HCO3-的比较 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