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3.3.1 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醛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特别是醛基的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和还原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理解醛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机理。 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课前导入 甲醛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 乙醛 PART 01 1.乙醛的物理性质与结构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沸点 溶解性 挥发性 无色 液态 有刺激性气味 比水的小 20.8℃ 与水、乙醇等互溶 易挥发 (1)物理性质 (2)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结构模型 C2H4O 或 CH3CHO H H H H C C O H CH3 C O 2.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①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催化剂 CH3CHO+ H2 CH3CH2OH ②与HCN加成 由于O的电负性大于C,使得醛基中C=O的共用电子对偏向O,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从而使醛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H H H H C C O δ- δ+ 醛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乙醛能与一些极性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如乙醛能与HCN发生加成反应: H H H H C C O 2.乙醛的化学性质 δ- δ+ ②与HCN加成 催化剂 H CH3 C O + H CN CN CH3 CH OH δ- δ- δ+ δ+ 2-羟基丙腈 规律:当极性分子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时,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氧原子上,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碳原子上。 2.乙醛的化学性质 根据上述规律可知,乙醛还能与氨或氨的衍生物(如NH3、R—NH2等)、醇类(如CH3OH等)发生加成反应 (1)乙醛与NH3、RNH2(胺)加成反应 (2)乙醛与醇类的加成反应 C O H CH3 + H—NH2 δ- δ+ δ- δ+ C OH H CH3 NH2 1-羟基乙胺 C O H CH3 + H—NHCH3 δ- δ+ δ- δ+ C OH H CH3 NHCH3 C O H CH3 + H—OCH2CH3 δ- δ+ δ- δ+ C OH H CH3 OCH2CH3 2.乙醛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实验现象。 【注意】 1.银氨溶液需要现用现配 制取银氨溶液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AgNO3+NH3 ·H2O = AgOH ↓+ NH4NO3 AgOH+2NH3 ·H2O = Ag(NH3) 2OH+2H2O 2.该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2.乙醛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往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生成沉淀,继续滴加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制得银氨溶液。在滴入乙醛,水浴加热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实验结论: 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有Ag生成。 化学方程式: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 +3NH3 △ ↓ 2.乙醛的化学性质 银镜反应实验注意事项: ①制备银氨溶液时,试剂滴加顺序不能颠倒,且氨水不能过量; ②银氨溶液必须是新制的(现用现配); ③试管内壁必须洁净,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④加热时不能振荡或摇动试管; ⑤可以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2.乙醛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 在试管里加入2 mL 10% NaOH溶液,加入5滴5%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注意】 1.Cu(OH)2必须是新制的。 2.制取Cu(OH)2时,NaOH溶液一定要过量,保持碱性才能发生上述反应。 3.该反应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但加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Cu(OH)2会分解成CuO而出现黑色沉淀。 2.乙醛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步骤试管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滴入乙醛溶液,c步骤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有砖红色的Cu2O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