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四 生活中常用的有机物———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单元 醇和酚 4.1.1 醇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识别醇类物质的宏观特征,如物理性质,并能从微观结构角度理解醇类物质(特别是乙醇)的化学性质,如官能团羟基(—OH)的特性及其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基于醇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事实和数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规律,构建醇类反应的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设计并进行醇类物质的化学实验,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如何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醇类物质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官能团羟基(—OH)的结构和性质。 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包括与金属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与氢卤酸、酸的酯化)和消去反应。 醇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难点 理解并掌握醇类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及机理。 运用醇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反应产物、设计合成路线等。 醇类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官能团羟基(—OH)在不同反应中的作用和转化。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含醇类物质。比如,大家都知道喝酒会有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中含有乙醇。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乙醇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生理反应呢? 再看看我们家里的汽车,在冬天为了防止水箱结冰,我们会添加防冻液,而乙二醇就是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还有我们使用的一些护肤品、化妆品中也常常含有丙三醇,它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 这些醇类物质虽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征 ——— 含有羟基官能团。那么,这个羟基官能团到底赋予了醇类物质怎样独特的化学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醇的化学世界,去探究它们的奥秘。 课前导入 醇的概述 PART 01 1.概念与结构通式 醇是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nH2n+1OH或CnH2n+2O(n≥1,n为整数)。 2.分类 醇 醇类 根据烃基 类别 脂肪醇,如CH3CH2OH 芳香醇,如 根据分子中含羟基数目 一元醇,如CH3CH2CH2OH 二元醇,如HOCH2CH2OH 多元醇,如 醇的命名 选择主链: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如果醇分子中存在不饱和键(如双键或三键),则应选择同时包含羟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编号: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编号时,应确保羟基的位次最小。如果不饱和键的位次比羟基小,也可以从不饱和键开始编号。 标出羟基位置:在命名时,需要标出羟基在主链上的位置。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放在“醇”字前面。 体现羟基个数:如果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则需要在主体名称中体现羟基的个数。例如,“二醇”表示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的醇类化合物。 溶解性: 低级脂肪醇(如甲醇、乙醇、丙醇等)易溶于水,这是因为它们能与水形成氢键。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饱和一元醇的溶解性逐渐降低 密度: 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密度一般逐渐增大。 沸点: 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醇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 状态: 常温常压下,碳原子数为1~3的饱和一元醇为液体,碳原子数为4~11的饱和一元醇为油状液体,碳原子数更多的高级饱和一元醇为固体。 醇的物理性质 几种重要的醇 ① 甲醇 性质 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沸点较低。有毒性,误服会损伤视神经,甚至会致人死亡。 用途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甲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